目前分類:認真的說.. (9)
- Jun 20 Tue 2006 22:25
霓與虹的故事
- Nov 17 Thu 2005 21:35
蟄伏,是為了能張牙舞爪的崛起...今晚我會睡的很甜..
2005' 11' 17'
時間:島國的乾季開始了,雖然只是雨量少了一兩百公厘..
天氣:今晚的心情是值得雀躍與紀錄的..
過了318個日子,
在這318個日子之前,
我確定了要再回到帛琉這個曾經服役一年四個月的團隊,
在318天前,我就知道我會是顆棋子,
這,很有趣。
今晚的心情,就如同初收到派令那晚的一樣興奮,
覺得自己都有點害怕的情緒,
前天夜裡的月亮,照著天空的雲發抖,
學弟Steven說"天,看起來好高喔!"...
是阿...世界還很大,這裡只是一個開始。
- Oct 04 Tue 2005 22:13
這是一種癥結..
年初,你們就商量好先給我半年的時間作測試,
雖然,你們一直不願意正面承認這是種測試,
盡是拿其他理由解釋來搪塞..
在這段時間哩,你試盡了各種方法跟手段要我屈服,
而我不是剛出來走闖的笨鳥一隻,
東躲西閃的避開你卑劣的手段,
你越是想拿續約來牽制我,
我越是不為所動,
你的小動作越多,只會讓我越瞧不起你,
大叔,不是來這邊讓你糟蹋的。

攝於Subelek Farm
- Aug 12 Fri 2005 22:16
支援前線LIVE版之聖多美普林西比..
2005' 08' 12'
晚上11點20分,
在我剛看完"紐澤西辣妹"這部感人的親情片之後,
難得的懶病情況好轉,
想上線寫點東西,
MSN上線,
遠在非洲小島的葡語四傑之一布萊恩丟了個訊息過來,
喔。是他們聖醫團的一個募集資源計畫,
我大約在一個月前就從昆徹的blog上簡單的知道這件事情了。
在遙遠第一線默默奉獻一己之心力的先鋒,
常因為物資的缺乏而擁才難抒,
空有一身好本領,卻無從施力。
也許,身在後方的我們,
能簡單的付出,貢獻心力,
讓友邦需要幫助的那顆心感受到力量,
讓犧牲奉獻的親親同袍感受到溫暖而不孤獨。
謝謝。
在台灣,許多人罹患糖尿病。糖尿病人一開始服用口服藥,嚴重一點就打胰島素針劑。有健保給付,大部分病人只要遵從醫囑,都可以控制糖尿病。
可是,我們很難想像,在非洲大部分地方,糖尿病人沒有辦法得到胰島素針劑,因為「太貴了」。就算弄得到胰島素,也沒有辦法保存,因為保存胰島素的「冰箱」在非洲是奢侈品,連醫護站也不見得有。就算有冰箱,非洲電力不穩定,一停電,胰島素還是全毀。
沒有胰島素,那就用口服藥物吧。可是,難以想像的是,連一顆成本不到兩元台幣的口服藥,在非洲某些地方也會斷貨,病人血糖無法控制地升高,未來衍生視網膜病變、截肢、腎臟病變、高血壓的機率又增加了。
非洲第二小國,聖多美普林西比,一萬平方公里的島國,目前六個省分中有兩個省分的醫療服務,主要是由台灣醫療團提供。近四年來,台灣醫療團的新生力軍,就是替代役役男。是的,我想你一定聽說過布吉那法索連加恩役男、馬拉威羅一鈞役男的故事。許多對於史懷哲行醫志業懷著憧憬的年輕醫師,選擇到物資匱乏的非洲服務,對台灣功利的醫療生態,將會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,同時也協助台灣艱困的外交,多一樣可以具體服務邦交國人民的事業。
或許你無法想像,為什麼聖多美連普通的糖尿病藥物也會斷貨,但事實就是如此。以台灣的社會力,捐贈十萬顆藥物,讓聖多美病人撐到藥物從歐洲非營利組織寄來,不成問題。不過,派駐在聖多美的替代役醫師希望這次募捐結餘的錢,還可以拿來買高血壓、心臟病等慢性病藥物,甚至,想辦法讓聖多美的嚴重病人,未來也有胰島素可用。
台灣駐聖多美醫療團替代役醫師楊昆澈將訊息傳回台灣,他在台灣的同學幫忙將這些訊息整理起來,傳給智邦生活館。如果你看完相關資料,希望大家共襄盛舉,我們期盼你能將這封信轉寄出去。給你的朋友們,給媒體醫療版、社會版記者,給你認識在藥廠工作的人。已經有藥廠願意低價提供糖尿病藥物,但更希望其他藥廠願意捐贈藥物。我們吃一客歐式自助餐的錢,就能讓聖多美病人服用一年救命的藥物。(作者為智邦生活館總經理、精神科醫師。捐款機制由智邦公益館提供。)
關於本活動,智邦生活館公益網址:http://npo.url.com.tw/africa/
- Jun 10 Fri 2005 10:56
一個人晚餐..(下)
2005' 06' 09'
剛剛結束與ICDF最有前途的一群有為青年午餐,
既然是有為青年,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這些人的名兒,
反正,我本來就有計畫要把身邊的每個朋友都寫篇介紹,
一個也逃不了。
嘿!

- May 04 Wed 2005 01:04
大地阿..
- May 02 Mon 2005 01:51
27歲了...大叔!!
- Jan 04 Tue 2005 23:25
世界在年輕的胸懷---外交替代役男歸國後記
|
![]() |
年輕的夢想可以飛向哪裡去實現?年輕的胸懷可以為世界做些什麼事?
對世界的探索與服務,這一批批的外交替代役男用他們的專長與生命去完成。
本書以我國實施了四屆的外交替代役男的現行生活為主線,追蹤他們退役後的成長及就業狀況,並回溯他們的服役點滴。
書中地點遍及大洋洲、中南美洲及非洲,回溯各「外交替代役」役男的服役過程、成長和生活點滴,並追蹤他們退役後生活、就業、進修現況。在現代的社會中,「外交替代役」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起步,不止是由台灣看世界,更到了遙遠的地方,親身體驗他們曾在台灣遙望和想像的世界。而其中許多人,堅決地要在未來重新回到他們服替代役的地方,再度為那些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深刻記憶的異國之人服務。
他們的專業由醫學、農技、電腦資訊到畜牧,已在各國為台灣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正面印象,而他們得到的回饋,不僅是專業技術的磨練,更是催化他們成為一個獨立個體,難得的觸媒。
相關連結:
http://www.ylib.com/search/ShowBook.asp?BookNo=YLA22